近日,微軟小冰宣布她即將與小米生態鏈旗下的Yeelight合作推出Yeelight語音助手,正式進入千萬人類家庭,這款設備的外觀像是智能音箱,但更加小巧。據悉,產品眾籌當天上線10分鐘即完成眾籌目標,截至目前,眾籌目標已經達成729%,刷新眾籌紀錄。
對于附身智能語音助手、進入人類家庭這件事,微軟小冰在微博中表示:介入復雜的人類家庭關系,危機四伏、微妙重重。為此,小冰還啟動了“家庭調教計劃”,請用戶對她“調教”,用戶對問題的回答將成為她的行為參考,學會在家庭中的生存之道。
在提出即將進入IoT領域的4個月后,小冰的IoT設備正式落地。今年8月,在小冰的第五代發布會上,微軟就已宣布小冰已與小米IoT開放平臺有機融合,小冰可以控制小米米家平臺上的全部35種智能設備,此外,微軟還宣布了與Yeelight等合作伙伴正在進行的聯合研發。
近兩年,各大科技巨頭都推出過搭載AI的智能語音助手,不管是國外的Google Home、蘋果的HomePod,還是百度的DuerOS、阿里的天貓精靈、小米的AI音箱,騰訊的智能音箱耳朵,還有創業公司Rokid研發的月石音箱、出門問問的智能音箱,都搭載了語音助手。在人工智能尋找落地契機的時候,智能語音助手成了眾多廠商緊盯的入口。
早在微軟小冰的第五代發布會上,微軟公布小冰的IoT計劃時,就曾提出IoT行業目前存在著三個陷阱,第一是功能的堆砌,錯誤的認為功能足夠豐富便具有了人工智能,而這是廠商給用戶迫切的創造購買理由,第二是過分的重視交互,認為只要有了語音交互便是人工智能,語音交互固然重要,但并不是用戶IoT設備的核心,第三則是由前兩個現象所導致的的,人工智能的廠商傾向于給它們提供對話接口、語音接口、圖像接口,并稱其為硬件賦能。微軟認為IoT設備要想取得成功,要么具有極致的IQ,要么具有極致的EQ,很顯然小冰屬于后者。微軟希望讓人們能強烈地認知到她在這個設備里的存在,同時感到輕松,甚至能接受她成為家庭中的成員,產生情感紐帶,無法放棄她。
微軟小冰這次啟動“家庭調教計劃”,并沒有提出怎樣更好地控制設備等等問題,而是針對小冰進入家庭后可能面對的場景進行了模擬,例如面對家中的小打小鬧小爭小吵,小冰應該幫誰說話等等。微軟曾表示,小冰并不是一個智能管家、語音助手,小冰更像是家中的一個成員,能關心家人的生活起居,陪伴家庭成員,給家里帶來趣味和歡笑,還要有“情商”來應對家里那些難斷的家務事。
微軟小冰以“家庭成員”的身份進入IoT領域能否成功,能否如微軟所期待的那樣,成功融入家庭,這些問題只有時間能回答,但可以肯定的是,微軟帶著新的理念加入該領域,將給該行業帶來新的變化。
2898站長資源平臺站長訪談:http://www.2898.com/interview/